《在日常生活之中开发觉性》

居士们吉祥如意!

照相可以照,但是一旦开始讲法,就不要再照了。

——大家请!——

够了吗?够了。请!

在隆波(隆波帕默尊者自称)讲法的时候,请大家配合一下,不要照相。讲法的时候,无法提前知道所讲的内容,那是取决于听众的。如果听众的心比较宁静,法也会比较细腻、比较深入。如果听众的心是比较散乱的,那么法也是蜻蜓点水式的;它是与听众的心灵状态相一致的。

理论阶段的法,与实践阶段的法是不同的!理论阶段的法,可以提前预备今天要讲这个、再讲那个……但是现在,隆波也不知道将会讲些什么。

不过知道今天的主题是《在日常生活之中发展觉性》。这的的确确是修行的核心!一般当我们想到修行的时候,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:一定要打坐、要经行,无论做什么事,都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是不同的——一定要慢、要轻柔;一定要缓慢地移、缓慢地动;如果走,一定要走得很慢,或是无论做什么都要慢慢做,打坐时,一定要闭上眼睛的,才叫修行,是不能睁开眼睛的;必须要这样坐或那样走,才能叫修行。

事实上,修行并不是这样。

真正的修行是要有觉性!

什么时候有觉性,什么时候就是在修行!就是在精进!

什么时候没有觉性,就是没有在修行、没有在精进!

阿姜曼尊者的教导非常好,他说:“如果我们过多修习禅定,修行就会放慢。如果我们不断地思维与推理,心又会容易散乱。修行的核心要领是——在日常生活之中发展觉性!”

在日常生活之中发展觉性,并不意味着不必打坐和经行、不必在固定模式里训练,并非如此。在起步阶段,我们需要依靠固定的模式来开发觉性。一旦觉性显露了,我们就要把觉性运用在日常生活里。真正的分水岭就在于:谁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开发觉性!

如果谁无法将觉性运用在日常生活里,那么他在这一生想要体证到“道、果、涅槃”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。要想找到一个在生活里真正具备觉性的人,太难了。

但是,一个人若在生活里具有真正的觉性,那么今生今世体证“道、果、涅槃”就不是件太难的事!

“道、果、涅槃”真的存在!

如果身为佛教徒,却不相信“道、果、涅槃”真的存在,就说明我们还离佛法非常远!说明我们的信仰还是摇摆不定的。

涅槃并不只是一种理想。涅槃真的存在!涅槃就是欲望的彻底停歇。心的欲贪一旦止息,就会认识到涅槃是什么。

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心,它一直在渴望不止。能够感觉到吗?心一会渴望这个、一会渴望那个,一直在不停的挣扎,根本无法找到真正的宁静与快乐。

涅槃这个词意味着不再有任何渴望;停止造作,又称为“非造作”;欲贪的止息,也叫做“离染”,这些全是对于涅槃的不同形容。

涅槃真的存在!涅槃并不是人为描绘的虚无缥缈的理想。佛陀告诉我们:涅槃真的存在,涅槃是最绝顶的快乐!如果谁体会到涅槃,就会知道那是最极致的快乐。涅槃远离了自我,远离了对于自我的执着;涅槃远离了烦恼、远离了苦,但它并不是空空如也,什么都没有。

佛陀不仅教导涅槃,他还教我们如何实践从而达到涅槃的方法。我们无须将涅槃描述得太过遥远,有些人把涅槃描绘的太遥不可及了,仿佛多生多世也无法抵达;也有人认为那只是佛陀诱导大家去行善的美丽谎言而已!为何要诱导大家行善呢?佛陀所教之法比行善更上一层,并不只是为了诱导大家行善而已。行善当然会得到善的果报,但依然也会遭受好人式的苦!

佛陀教导了可以抵达涅槃的方法。若想抵达涅槃,就需要学习。学习什么?——也就是学习自己。这个被称为是自己的(东西)——就是身和心!我们要学习与了解身和心的实际真相是什么。

透过学习,我们了解身和心只是属于世间的一个部分,而非真正的我们。当我们能够看到这些,就会放下对于身和心的执着。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身和心(或远离了身和心),就可以照见涅槃。真的不难,一点都不难!

佛教并不是哲学!有人认为佛教是哲学,也有人认为佛教是科学。隆波不认为佛教需要是什么?事实上,佛教只是一个引领大家离苦的教导而已!

如果谁了解这个教导,谁就可以没有苦,可以幸福快乐地活在世间,而无需躲进深山老林。因为在哪里都可以有幸福与快乐!工作赚钱、养家糊口的在家居士,一样可以幸福快乐,而且幸福与快乐是一个层次又一个层次递增的!如果谁的因缘更为圆满,得以出家修行,那么他将有机会接触到更细腻的快乐。

法是存在于每个人的,并不专属于出家人。法是中性的,它属于每个人。如果我们了解身与心,有一天就会放下对于身和心的执着,进而体会到最美妙的幸福和快乐!这种幸福和快乐无法用语言表达,也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。当人真正体会到它的时候,眼泪会脱眶而出,会惊叹道——啊!如此的幸福与快乐居然真的存在!

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也能体会到幸福与快乐,只是极其短暂。比如我们追求一个漂亮的女孩,一旦追求到了,会感到幸福快乐。但是请问,这种快乐能够持续很久吗?不久的。很快就会厌倦,然后又想得到其它东西。世间的快乐永远没有满足之时,这跟修行的快乐不可同日而语。如果透过修行逐渐了解身与心,就能体会到不同层次的快乐,它们会越来越精妙!同时,心也会有阶段、有次第的远离苦。

现在跟随隆波学习的人,心能够醒来并且具备真正觉性的人,是非常多的。已经说不清有多少人了?几千还是上万。他们的生命已经被彻底改变。在报告禅修进度时,他们都表示,自己的人生已被彻底转化!以前觉得特别特别苦,现在只剩下一点点了;以前要苦很久很久,现在也越来越短了。

如今他们觉得很快乐,并且发现以前的快乐总是依赖于外面的人或物。训练觉性之后,自身就有快乐涌现,当下就有,并且这种快乐不依赖于任何外在。

如果快乐是仰赖于外在的某人或某样东西,它就会让我们变成奴隶而没有自由。例如,我们与某人在一起会觉得快乐,那么就需要讨好他,否则他可能会离开我们。又或者,如果我们的快乐是因为有一辆漂亮而豪华的轿车,那么假如车子坏了,快乐就没了。我们变成车的手下,要带它去洗澡、给它饭吃、给它加油等等,总之要给它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。

世间的快乐是没有自由可言的,它们总是需要依赖于外在;然而修行的快乐却是非常神奇的。有了觉性,就有快乐;有了禅定,就有快乐;有了智慧,也会有快乐。进而当我们放下对于身和心的执着而解脱自在了,那种快乐更为美妙。所以,快乐具有不同的层次,层层递进、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。

每一位佛教徒真的都很有福报,因为佛陀教给了我们方法。如果按照佛陀教导的方法去实践,就能体会到不同层次的快乐。这并不是说,我们现在要先受苦受累,等到几年以后证得“道、果、涅槃“,才会快乐。并非如此!也不是说,这辈子修行了,要等到下下辈子才会快乐!不是这样的!

佛教是最神奇的宗教!如果我们会修行觉性,苦就会在眼皮底下、从内心深处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佛陀教给我们方法,我们只要追随其步伐,有一天就真的可以彻底离苦。之后,我们在生活中只有轻松、愉快、幸福与快乐!无论发生什么事,我们依然会有快乐,因为那种快乐不依赖于其他的,只要觉性升起就可以了。

佛陀教给了我们方法,我们只要追随其步伐,有一天就真的可以彻底离苦。

能让我们走上这条路的方法,称为“四念处的修行”,或者用更直接的说法是——修习毗婆舍那(内观观禅)。

佛教的修行有两种,一种叫做“奢摩他”(止),一种叫做“毗婆舍那”(观)。

“奢摩他”是为了让心宁静、快乐,善良与积极乐观。

至于“毗婆舍那”,它不是为了追求快乐、平静、善良与积极乐观。“毗婆舍那”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并且得以照见身与心的实际真相——无常、苦与无我。这样照见之后,我们会放下对于身和心的执着。此时就会体验到极其美妙的幸福和快乐。一旦放下对于身与心的执着,就会接触到涅槃!

想要认识涅槃,就要彻底了解身与心,然后就可以自己亲证涅槃!因此,我们现在需要持续地开发觉性。

隆波遇见的大部分修行人,几乎全都黏着在奢摩他上面。因此,世间人变为两类:第一类是根本不修行的,完全迷失在世间;另一部分喜欢修行的人,则几乎全部粘着在奢摩他里面。

我们这些喜欢修行的人可以自己体会一下:如果修行好几年了,情况一直是心要么宁静要么散乱,用功就会宁静,然后又会散乱,就说明我们肯定没有修行毗婆舍那,因为心只是在一味的追求快乐和宁静。

透过实践奢摩他所得的快乐与宁静是无常变化的!在此世间,不存在永恒的快乐。世间的快乐不会永存,无论如何都一定会变化。

奢摩他的目的是为了宁静、快乐、善良与积极乐观。毗婆舍那则是为了产生智慧,照见身与心的实际真相。因为目的不同,所以它们的践行方法也不一样。

我们要学习清楚的区分:什么是奢摩他,什么是毗婆舍那。如果区分不了,绝大部分人就只是在修习奢摩他,尽管他们自以为在修习毗婆舍那。

奢摩他的修行原则比较简单,其原则是先要观察我们自己的心。通常,我们的心总是漂浮不定,一会迷失到那里,一会迷失到这里,一会儿抓取这个,一会儿抓取那个。一个不会修行的人,便会强迫自己的心去宁静,强迫心是善良与积极乐观的。可是无论怎样强迫与打压,心都无法静下来,只有紧绷。所以修行之后,心若是紧绷的,就表示在以错误的方法修习奢摩他。如果实践正确了,心是不会紧绷的。

当我们了解心的特性便会发现,心就像是一个淘气的小孩:一会儿跑到这儿,一会儿跑到那儿;一会儿哭,一会儿笑;一会儿苦,一会儿乐;心就是这样的。修习错误的奢摩他,就像是拿着打小孩的竹鞭,一直盯着小孩,不许他动,小孩会非常紧绷和郁闷。心也是同样的情形,如果强迫它宁静,心就会紧绷。所以需要懂得技巧,找一个让心喜欢的禅法作为诱饵。举例来说,我们都知道这个小孩喜欢吃冰淇淋,那么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别在外面玩了,回家来吃冰淇淋,这样小孩自然愿意回家。他会很快乐,对吗?然后,他就不愿去外面了。

修习奢摩他的原则也是同样的。我们要选择一种心所喜欢的禅法,修了那个方法心是快乐的,那就选择那个方法。而根本不需要想如何才能让心静下来;如果觉知呼吸后,心是轻松、快乐的,那就觉知呼吸;有些人观照腹部的升降会觉得轻松、自在,那就观照腹部的升降;有人喜欢念佛陀;有人喜欢经行,有人喜欢隆波田动中禅等等的。如果练习之后,心觉得轻松、自在,那就练习这个方法。这种轻松与快乐是产生禅定的最直接因素。一旦心有了快乐,它就不再愿意去其它地方,秘诀就在于此。

有些人无论怎样修行,心就是静不下来。因为他们拼命在强迫心去宁静,那是不可能宁静的。相反的,一定要找一个心所喜欢的禅法来作诱饵。比如,隆波小时候喜欢观呼吸,1959年接受隆波李尊者的指导时,学习的就是观呼吸。那时候,在座的绝大部分还没出生。观呼吸,就会快乐;有快乐,心就会宁静。就像是小孩吃了冰淇淋,不愿再去外面玩儿。这就是禅定的秘诀!

奢摩他的诀窍在于选择一个心所喜欢的禅法,让心自然宁静下来。宁静若不是被强迫的,心是不会紧绷的。如果有谁修行以后感到紧绷,就表明他的修行既没有奢摩他,也没有毗婆舍那。如果修行以后,心是快乐与宁静的,这样的奢摩他是没有任何强迫与压力的。一旦有了快乐与宁静,就不要得少为足!

如果修行只是一味的追求快乐与宁静,实在太肤浅了。佛法比这个更加精深!如果修行只是一味的追求快乐与宁静,那不需要佛陀出世,其他老师也可以教导。

佛陀的教导是其他人所没有的,那就是——毗婆舍那。

刚才隆波讲过,毗婆舍那的目的就是学习并且照见身与心的实际真相。如果能够了解身与心的实际真相——无常、苦和无我,心便会厌倦与厌离。正如佛陀教导说:“因为照见实相,所以厌离;因为厌离,所以欲望淡化;欲望的淡化就是执着与抓取的淡化;因为欲望的淡化,所以解脱;因为解脱了,才会知道说解脱了。”

“生死已尽”,是指此生是最后一生。“梵行已立”,是指修行彻底结束了。最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完成,为了离苦所要做的其他事情不再存在;一旦结束,就彻底结束了。这和世间的工作不同。世间的工作需要一直做下去,赚的钱会花掉,接着又要工作;赚的钱又花掉了,又去工作……然而修行是有终点的。结束我们修行的工作就是修习毗婆舍那工作的结束,这与世间的工作不同;后者苦了又苦,一直循环反复。

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,其原则就是:“因为照见实相,所以厌离;因为厌离,所以欲望淡化,欲望的淡化就是执着与抓取的淡化;因为欲望的淡化,所以解脱;因为解脱了,才会知道说解脱了。”起步点在于“因为看见身与心的实际真相”!何谓身与心的实际真相呢?身与心的实际真相就是三法印。

因此,毗婆舍那的修行并不像很多人理解得那样肤浅,以为只要觉知身、觉知心,就是修习毗婆舍那。仅仅只是觉知身、觉知心,还是在修习奢摩他。一定要照见身和心的实际真相,才是毗婆舍那。

有人观呼吸,心始终盯住呼吸,从不离开,然后认为——这就是毗婆舍那。并非如此!毗婆舍那必须见到三法印。

仅仅只是观呼吸,心从不离开;或是一直在观腹部起伏,从不离开;或者经行时,脚的任何移动都有觉知、心从不跑掉等等的,都还不是毗婆舍那。毗婆舍那不是仅仅觉知身、觉知心,而是一定要知道身和心的实际真相。

身与心的实际真相就是三法印,理解这个非常难。如果有谁了解身和心的实际真相,那么他就已经开始见法(开悟)了。

了解身与心的实际真相有三个等级——称为智慧的三个层次。

最基本的智慧是照见身与心的实际真相,照见身与心不是“我”。初果须陀洹,就是照见身与心的实际真相不是“我”。

佛经记载说,证悟初果者的戒行是圆满的,定则只有一丁点,慧也只有一丁点。即便是须陀洹,定也只是一丁点,慧也只是一丁点,只不过他的戒是圆满的。有了觉性,任何烦恼升起,心都会及时识破,所以烦恼习气无法再控制心,也就自然不再犯戒!至于只有一丁点的定,是因为须陀洹的心和普通人没有两样,也是飘来跑去的。

我们有感到我们的心一直飘忽不定吗?看得出来吗?比如坐下来听隆波讲法,有时心会跑到隆波这里;有时则会专心听,就不再看隆波的脸了,只是用心听;听了两三个词,心就会关掉自己的开关,去想。想了、听;听了、想。心一直摇摆不定,总在不停变化。

如果我们及时的照见,就会看见心的瞬间生灭:一会儿心生在眼、一会儿心生在耳、一会儿生在心去想;不停地变、不停地变。我们要不间断的觉知身与心。持续的训练,不难的!它很简单,比我们想象得还要简单!

第一步,要让真正的觉性升起。首先,找一个方法来训练觉性。在看到身和心的实际真相之前,一定要先看见身和心。如果忘记身、忘记心了,是不可能看到身与心的实际真相的。因此要先发展觉性,发展觉性就是觉知身、觉知心,这是修行的起点,也是修习毗婆舍那的第一步。

我们的心一直处在迷失状态:迷失在看、听、想,迷失在品尝味道,迷失在身体接触的感受里。比如坐着坐着,身上会痒,我们就会抓痒,对吗?抓的时候,心会比较舒服。我们并未觉知到身在抓痒、心觉得舒服。我们只是习惯性的无意识的抓痒而已。那时,我们已经忘了身与心。无论做什么,如果忘了身与心,就是没有觉性。

隆波说的觉性是指修习四念处的觉性,是指觉知身心的觉性。忘记身和心的时候,就称为没有觉性。我们可以试着衡量,看看自己忘记身和心的频率高到什么程度?注意到了吗,当我们“想”的时候,心就像是冲进了“想”里,对于身与心的意识就失去了。虽然有身,但就像没有身一样;虽然有心,但就像没有心一样。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与心,而只是陷入所想的内容。

刚开始的阶段,很简单,找一个禅法作为参照点。比如习惯于观呼吸,那就观呼吸,以玩游戏的方式去觉知,目的不是为了宁静。如果喜欢念经礼佛,那就念经礼佛,轻松地念,念不是为了宁静。如果喜欢观腹部的升降,就去观;喜欢观行、住、坐、卧,就去观行、住、坐、卧;如果喜欢隆波田动中禅,就去做。那样做是为了及时知道自己的心。

举例来说,观呼吸时,轻松自在的呼吸。心跑到呼吸了,要及时知道;心跑去想了,要及时知道。心升起苦、乐、好、坏,要及时知道。透过观呼吸,持续知道自己的心。或者念诵“三藐阿罗汉”之类的,念的时候,心一跑去想别的事,要及时知道心跑了。念经时,心宁静了,知道心宁静;心散乱,知道心散乱。念经的时候要持续知道心的变化。这就是训练觉性。观腹部起伏也可以。观腹部时,心跑到腹部了,要及时知道;心跑去想了,要及时知道。

当我们着手于实践,起步阶段都要找到一个禅法,一个自己比较擅长与顺手的方法。修习之后,心感到轻松自在,就可以继续选用那个方法。念佛也行,念三藐阿罗汉也可以;呼吸也行,腹部升降也可以;经行也行,隆波田动中禅也可以。但请注意,修习目的不是为了让心静止,而是为了持续看见心的变化无常与运行轨迹。比如念“佛陀”,心跑去想别的事了,要及时知道;心宁静知道心宁静,呼吸的时候跑到呼吸上了,要及时知道;心苦、心乐,及时知道,做什么都可以,开始的阶段要借用一个方法,来作为我们观察心的参照点,一般情况下,我们的心始终处于四处飘荡的状况,很难观察,于是我们选择一个禅修方法作为参照点,心跑到这个佛陀、呼吸、肚子上,及时知道;心跑去别的地方,及时知道,这样就会清楚看见。如果我们没有参照点,由于心始终飘忽不定,很难观察的。

因此,起步的阶段要选择一个禅法,什么都行。如果什么都不会,那就念经,或者听隆波法谈的CD也行,心跑掉了,知道;觉得很搞笑,也要知道,听着听着,有些发蒙,也要知道;持续训练觉知自己的心。经常如此训练,觉性就会自己升起。

觉性无法依靠人为的指挥而升起,觉性是无我的,没有任何人可以人为的让觉性升起。觉性有原因,才会升起。觉性升起的原因在于心牢牢记得那种状况;心能牢牢记得那个状况,是因为经常看到那个状况。于是我们选择一个禅修方法作为参照点,心跑到这个佛陀、呼吸、肚子上,及时知道;心跑去别的地方,及时知道,这样就会清楚看见。如果经常如此训练,以后心只要稍有一点动静,觉性就会自己升起。

所以《阿毘达摩》才会说:“提拉杉亚(《阿毘达摩》巴利文的发音)”——就是心牢记那种状况,它是觉性产生的直接原因。

不断的训练心去看到各种状态,直到有一天,觉性自然升起。一旦真正的觉性显露,就可以慢慢体会到,觉性会自己升起的。

一旦觉性自然升起,从此我们的修行便再没有门户之见。观身还是观心等问题再不会存在。刚开始的阶段,有人可能选择观身,有人可能选择观受,也有人选择观心,那都只是起步阶段,选择一个禅法来作为参照物而已。一旦越来越多的及时知道心,觉性就可以自己升起。之后,就再也不存在哪门哪派,仅仅只剩下——当下是有觉性还是没有觉性?

当下若有觉性,有时候觉性会觉知身,有时候觉性会觉知感受,有时候觉性会觉知心,我们无法选择觉知身还是觉知心。如果有谁还在选择只观身或是只观心,那么就掉进了奢摩他。因此,真正的觉性在何时升起,我们无法选择,有时候是觉知身,有时候是觉知感受,有时候则是觉知心。

就像刚来的时候,工作人员安排隆波先坐下等一会,时间还没到,有位穿绿色衣服的居士来报告禅修进度。报告进度时,他说有一天他在洗澡、刷牙还是梳头时,感到身体不是“我”。在完全没有刻意的情况下,觉性自己升起了(不是人为造作出来的),然后就看见“我”不存在。

何时觉性升起去觉知身体,就会知道身体不是“我”。何时觉性升起去觉知感受,就会知道感受不是“我”。何时觉性升起去觉知善心与不善心,就会知道心不是“我”。一旦真正的觉性升起,就开始照见——是身体在呼气,不是“我”在呼气;是身体在吸气,不是“我”在吸气;是身体在行、住、坐、卧,不是“我”在行、住、坐、卧,身体不是“我”。如果真正的觉性升起,当苦、乐产生时,就会看见苦、乐只是另一个混入身体的部分而已,不再是“我”苦、“我”乐。一切的善心与不善心,比如贪、嗔、痴升起,就会照见是心(它)贪、心(它)嗔、心(它)痴,而不是“我”贪、“我”嗔、“我”痴,就会看见一切都不是“我”。

在刚开始,需要辅助一下。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禅法,喜欢经行也行,适合念佛也可以,……,都可以,要选择一样作为参照物来观察心。然后,觉性将会自然升起。一旦觉性升起,它会觉知身与觉知心。有时候觉知身、有时候觉知受、有时候觉知心,然后就会照见它们不是“我”;看见正在移动的身体不是“我”;看见正在呈现的感受——苦、乐、不苦不乐——不是“我”;看见心的善与不善不是“我”,“我”不存在。

一个看见“我”不存在的人,就被称为已经体证初果须陀洹的初级智慧。“我”不存在,没有一个“我”,这是初级智慧。

至于中级智慧,就是照见身体根本就是纯粹的苦!看见身体是纯粹的苦的方法,仍是开发觉性——觉知身与心,跟初级阶段是同样的觉知。有时候觉知身、有时候觉知心,它会自自然然地觉知下去。

等到有一天,量足够了,心会聚集起来,对于收获做出彻底的宣判。它会知道“身是纯粹的苦!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组合的身体——是苦的聚集。”

在座有谁认为身体是苦,有吗?有的话,请举手,谁认为身体是苦的?那些举手的人先不要放下,隆波问一下,你们是认为身体一直是苦,还是时苦时乐?看到没有,我们并不认为身体一直是苦,而认为是时苦时乐。试试不把手放下,一会儿就苦给我们看了!……

好了,大家可以把手放下了。

别以为我们已经懂得法了。

佛陀教导说:五蕴是苦!这个身这个心就是苦!可是我们根本没有看见此身此心是苦。一个真正看见身是苦的人,一定是三果阿那含。一个真正看见心是苦的人,则是四果阿罗汉。

至于那些认为身是时苦时乐;心是时苦时乐的人,随着觉性的增长,就会看见苦充满身体,只是多和少而已。心会自己看见!一旦看见身体是苦,看见那些组合成身体的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——是苦,我们会放下对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执着。如果连眼睛都不执着,就不会执着于色;连耳朵都不执着,就不会执着于声;连鼻子都不再执着,就不会执着于气味;连舌头都不再执着,就不会执着于味道。之所以还会粘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是因为心还在粘着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就会在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这些方面有喜欢与不喜欢升起。但是如果智慧清楚的呈现——中级智慧升起,便会看见到身体是纯粹的苦,便会放下对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执着,也就自然不再执著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对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的喜欢与不喜欢将不再升起。因此佛经说:“三果阿那含才能够断欲界的贪与嗔,因为智慧照见到身体的实际真相了!”此身是苦,只是中级智慧。

我们来大学讲法就要讲到智慧,如果教导其它的,不符合大家的身份。还有比这个最高的智慧。

最高的智慧是——照见心是纯粹的苦!有谁照见心是苦的?居然还有……连身体是苦都还没看到呢?感觉到吗?心时苦时乐,感觉到没有?我们并未看见心是苦的!我们认为心是时苦时乐的,这与实际真相不符。

看见身是苦、心是苦,被称为照见五蕴是苦;也被称为清楚照见苦(苦谛),就会彻底放下欲望。于是,苦因(集谛)不再升起。苦因(集谛)就是想让身心离苦得乐。如果清楚的了解身与心只是一堆苦的聚合,想让身心快乐的意欲就不再存在,因为知道那是不可能的;想要让身心离苦的意欲不再存在,因为知道那也是不可能的。喜欢与不喜欢将会彻底消失,再不会升起想要身与心这样或那样的渴望。这被称为“彻底照见苦(苦谛)之时,会断掉苦因(集谛);断掉苦因(集谛)的同时,照见苦灭(灭谛),也就是清楚照见涅槃。知道苦、断苦因、照见苦灭的瞬间,被称为圣道(道谛)!苦、集、灭、道发生在同一瞬间!”

修行首先要持续训练去觉知身和心:看见身体(它)工作,身体(它)站立,身体(它)走,身体(它)坐,身体(它)卧,而不是“我”在行、住、坐、卧,看见身体不是“我”。看见心(它)工作,心(它)苦,心(它)乐,心(它)好,心(它)坏,而不是“我”。

生气,心生气,不是“我”生气!继续练习下去,就会看见身与心都不是“我”!

没有一个“我”在身或心里,也没有一个“我”在身或心外!这是初级智慧的须陀洹果的阶段。

接下去,觉知身、觉知心,有觉性的继续觉知身与心,持续训练,等到有一天智慧清楚的呈现,看见身体是纯粹的苦!然后,对于身体的执着将会彻底消失,不再执着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;也不再执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对于身体,不再有满意与不满意(喜欢与不喜欢)。如此,欲界的贪和嗔彻底断去,这是中级智慧!

继续修行下去便会直捣黄龙——心,我们会看见心是非常非常快乐的。成为了知者、觉醒者,喜悦者的心,是极其快乐的;而成为思考者、回忆者、演绎造作者,是极其痛苦的。我们会看见心有两部分,此时工作尚未结束,需要继续。某天,当我们清楚照见心竟然是纯纯粹粹的苦的时候,心会彻底把心还给世界!

这真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——心把心还给世界!

目前我们还只是听说。但如果亲自修行,有一天就会自己看见:心可以把心还给世界!当它把心还给世界,就再也不执着与不抓取任何东西。最为彻底与顽固的东西,执着认为是“我”和“我的”,其实就是这颗心!有次第的修行下去,直到看见心是纯粹的苦——这是高级智慧。

基础阶段的练习是为了看见“我”不存在,中级阶段的训练将会照见身体是纯粹的苦;最后阶段,我们练习直到看见心是纯纯粹粹的苦!

慢慢来,修行没有想得那么难!

训练方法并不难,隆波就是从居士的时候开始修行的。

七岁的时候,隆波去跟随隆波李尊者修行。尊者是特别殊胜的、非常难得的禅师!跟他学习时,我只有七岁。尊者只是教我最初级的奢摩它——吸气-念“佛”,呼气-念“陀”。我没有间断的练了两三年,等到尊者过世,就再也没有任何老师接着教了;那时不懂毗婆舍那,训练的只是宁静。

隆波还是小孩时就开始练习禅定,只会训练宁静而看不见带我们离苦的智慧在哪里。哪一天训练后,心是宁静的,就觉得今天是离苦的;心宁静了没有几天,又再恢复散乱,然后又苦了。就这样反复循环,不知道如何步入毗婆舍那。

直到1982年去向龙普敦请法,龙普敦指导隆波观心。以前我也观过身,很擅长吗?根本不擅长。之所以观,是因为不知道该观什么,只好观身。但是心觉得这太简单了,不喜欢。自从听到龙普敦要我观心,我就开始训练。那时我在国务院工作,与在座这位阿姜玛丽特别近,大楼是紧挨着的。

早晨起床仅仅想到“今天是星期几”,心就变了。其实修行没有什么,在真实的生活中练习是无须进入深山老林闭上眼睛、堵住耳朵的。修行就是为了学习与了解身和心。无论我们在哪里,都有身和心,并非此处没有身和心,惟有寺庙才有。哪里都有身与心,因此哪里都可以修行!修行就是学习与了解身和心的实际真相。

一早起床,那时身为公务员的隆波如果想到今天是星期一,心就觉得没意思;想到今天是星期五,心情就会舒畅,我们要及时知道这些的发生。心觉得没意思,要知道;心情舒畅,也要知道!想到星期五就会愉快,如果进一步想到是双休日,那种愉悦感会更多。有谁是这样吗?——没有例外,只是不愿举手而已,这样显得工作比较卖力。当想到是星期五就心情舒畅,看来看去,嘿,记错了,今天是星期三,快乐立刻转变,心挪了个位,又苦了起来;这时就要看见苦的升起。

吃饭的时候也可以修行,当我们吃饭或者走进餐厅,如果看到今天全是自己喜欢的食物,心就会很快乐;如果今天全是不喜欢的食物,我们就会觉得厨师没有一点新意,每天都是同样的菜。一旦看见这些,心就会不高兴,要及时知道心的这些变化。而不是纠结于今天有什么饭菜——有鸭汤、鸡汤、鱼汤、麻辣汤之类的;而是要知道自己的感觉。比如看见这样的食物,心是这样的感觉;闻到这样的味道,心的感觉是这样;知道心,知道心的感觉。这是真枪实弹的在日常生活中开发觉性,根本不是闭上眼睛、堵住耳朵的躲在哪里。

生活在哪里,修行就在那里。我们看到这样的食物,心的感觉如何,要及时知道。吃进去之前,全是喜欢的食物;放进嘴巴里以后,噢!原以为好吃,结果却不好吃。谁有过这种遭遇?看起来好吃,放进嘴里的味道却不好,那时你会感觉如何?很高兴吗?当我们吃到味道不好的食物时,才不会高兴呢,对吗?我们会觉得糟透了!会觉得厨师真差劲。心不喜欢的时候,去知道心在不喜欢。要及时地知道我们的心。

(隆波继续举例)比如当我们离开办公室或是早晨从家里开车出来,一路全是红灯,感觉会如何?碰到红灯会感觉郁闷吧?一会儿是红灯,一会儿又是红灯,整天全是红灯,真讨厌!如果哪天碰到的全是绿灯,就觉得心情舒畅,看见绿灯就高兴,一路飞奔。哎呦,本来还是绿灯,突然变成黄灯,黄灯则要抓紧时间往前闯,对吗?红灯亮了,警察站在那里,我们立马刹车,回头再看,警察是假的。现在曼谷人经常被骗,假警察实在太多了。真假警察的不同在哪里看得出来吗?……看肚子呀!真警察比假警察胖。如果被红灯卡住的时候,你是第一辆,会感觉如何?哎呀——急死人了!有时候是这样对吗?如果你是第二十辆呢,感觉如何?会觉得舒服些,意识到了吗?如果是第八十辆或第一百二十辆呢,就没什么感觉了。即使绿灯也无动于衷,因为无论如何也过不去的。

我们要去知道我们的感觉,这就是在生活中真刀真枪的修行。别以为普通生活中的修行不会有结果!事实上,能否达到“道、果、涅槃”的真正分水岭恰恰在于此,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在现实生活之中修行。

普通人一天能有几个小时禅坐与经行呢?绝大部分时间反而是活在普通的生活里。如果只在寺庙、专修、禅坐、经行的时候才能修行,修行的机会就非常少。一年能有几次?一天可以有几小时?几分钟?日常生活中,我们绝大部分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!

隆波根本没有扔掉这些。以前刚开始只是资历浅的公务员,没有私家车,只能挤公车。早晨出门来到车站,看见等车的人跟这个房间的人数差不多,心情会舒服吗?人多,不快乐,对吧!郁闷!怎么走啊?郁闷时,知道郁闷!看见公车开过来,很高兴它是空车,可是它没停,心从高兴变成生气。车空的原因其实正是因为它不停,如果它喜欢停,车早就满了。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!看见空车来了高兴,高兴时知道高兴;当它不愿靠站停车,心变成生气,生气时知道生气,要持续知道自己的感觉。

在日常现实生活发展觉性,是非常适合现代人的,也就是指我们这些人!现代人没有特别多的时间禅坐与经行,所以要去知道自己的感觉。我们的感觉总在不停变化——时苦时乐,时好时坏,感觉总是变化的。要有觉性的持续觉知,别强迫让它快乐、让它宁静、让它好,而只是观察其变化。

请大家背下来:从此以后,持续观察感觉的变化,以轻松游戏的心态观察。我们会看到——心时苦时乐,时好时坏,不停变化。快乐停留一段时间后消失;痛苦停留一段时间后灭去;贪、嗔、痴停留一段时间后消失。

经典记载:照见“凡升起的,必会灭去”就是初果须陀洹的境界。

所有的事物都是升起,然后灭去。没有任何一个永恒的人,没有一个永恒的“我”或实体。

我们要持续在日常生活训练!贪心升起了,知道;嗔恨起来了,知道。别阻止它们!心生起气来,知道;心散乱、烦躁不安、高兴、伤心、苦、乐、好、坏,也要知道,要持续觉知下去。

有人说观心太难,其实观心简单得要命!

谁知道何谓生气?此处有人不懂何谓生气吗?在座有谁从未生过气吗?有没有谁从未起过贪心?我们都知道贪欲是怎么回事,生气是怎样的。知道心不在焉(心跑掉)吗?心不在焉也认识对吗?心会散乱吗?会郁闷吗?会萎靡不振吗?会妒忌吗?会害怕吗?会担心与忧虑吗?我们总是处在那些状态,也完全认识它们。我们的职责就是去知道当下有什么感觉在呈现。

如果当下感到郁闷,觉得根本听不懂隆波在讲什么,郁闷!郁闷时,知道郁闷。当然了,很难找到听隆波法谈感觉到郁闷的人,不太容易找到。你们笑了,感到了吗?微笑之后,心会轻松起来,感觉到了吗?然后就会忘了自己。

我们要觉知自己,知道自己一直在变化的感觉。隆波就是这样走过来的,龙普敦教我观心,我就观心的时苦时乐、时好时坏,这样观了七天、七月、七年,持续观下去。等到某天,智慧够了,心会聚集起来。在心见法开悟的时候,并不会处在现在这样的世界。

我们的心一直游走于六根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(意),总是寻找来自于六根的食物(所缘)。这样的心被称为是欲界之心,它摇摆在五欲——所有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之中。

真正证悟道与果的时候,不会在欲界这个状态发生,心会自然进入禅定(巴利文发音:阿巴拉三摩地)。它会自动进入,即使我们没有修习过禅定,但那时它会自己进入。集中起来以后,在这个禅定里自己得出结论。结束之后,经过一定的程序退出,就会完全感到:“我不存在!”从此以后,就再不会感觉到“我”了。

要持之以恒的练习,开始的阶段仅仅这样就够了!每位佛教徒都要有个目标,就是在此生体证到初果须陀洹。别去猜测和想象——那太遥远了!我们的职责是在“因”上多下功夫,累积到一定程度,结果自然水到聚成。

让我们证得初果须陀洹的原因是了解真相——“我”并不存在!也就是要有觉性地持续且及时的觉知身与心。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人,更要持续知道感觉的变化。有一天我们自然会看见“我并不存在”!

试试吧,没有想象得那么难!

隆波已经讲法五十二分钟了,先总结一下,不然大家会有些发蒙。

首先,不要心不在焉!心跑掉时,就会忘记自己的身与心。

第二,不要太紧张或太认真,不要强迫自己、打压身、打压心。只需要去感觉身的存在,感觉心的存在,不要心不在焉;心不在焉则会忘记身与心。同时,也别紧盯与专注。专注会让心紧绷,紧绷了就不好用。

我们只需要——心不跑掉也不紧盯,就只是感觉到身、心的存在,持续感知变化的感觉,轻松自在的感觉下去。只是感觉:不专注、不思考、不紧盯,只是感觉。直到某天智慧升起!紧盯的心根本升不起智慧,因为一切都静如死水。

请坚持下去。比如听到隆波的讲法以后,心里感觉发蒙,那就知道发蒙在升起,看到了吗?就是如此简单!发蒙时,知道发蒙;及时知道,修行就已经完成。心跑掉了,知道心跑掉了,就可以了。无须阻止心跑,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心跑!心有快乐,观察到了吗?大多数人听隆波讲法,心会慢慢的醒来感到快乐和愉悦,这时要知道有快乐和愉悦升起了。

持续觉知自己的感觉,只是知道,别进去干扰!就是这样用功,根本不难,有什么难的呢!

龙普敦教导隆波的第一句话,是在1982年2月6号去拜见长老。那时长老刚吃完饭,出来坐在摇背椅上,我过去顶礼、请法:“长老,我想修行!”长老闭上眼睛坐了将近一小时,我想他年纪太大了,饭后睡着了。那时不懂修行,只会奢摩它,所以理解不了,以为他是睡着了,心想他何时才能醒来教我啊?长老闭上眼睛几乎一小时一动不动。等到他睁开眼睛,他所教导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修行并不难!难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;读了太多书,从现在开始,读自己的心!”

读自己的心,让自己成为读者,而不是作者。不要把心装扮成这样、演绎成那样,需要的只是读!

心乐,知道;心苦,知道;心好,知道;心坏,知道;这样一直读下去。让自己只是一个单纯的读者,而不是作者。不改编、不评论、不当导演。心是怎样的,就知道是怎样的。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下去,不难的!

最后我们会知道,佛陀所示之法是简单的,适合于每一个普普通通人。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自己而体证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