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唯一路》之第一篇|《唯一路》

人类渴望自由。而事实却是,人类沦为了欲望的奴隶。

欲望是一位隐形的老板,人类从未意识到自己是其奴隶,也从未想过要解放自己,只是一味地遵从老板的指令在行事。这位老板看似对我们疼爱备至,甚至对我们寄予厚望,不分昼夜的指挥我们趋乐避苦。事实上,这样会导致我们身心俱疲,且永无止息。快乐总是转瞬即逝而无法捉持,痛苦却始终与蕴1)同在,如影随形。因此,想要让蕴永远离苦得乐的愿望,终究只是梦幻泡影。

 

人类及所有众生趋乐避苦的方法有三种:

1. 寻找快乐的境界或所缘,同时躲避痛苦的境界或所缘

以为境界或所缘是生起快乐和痛苦的工具,却没有任何人能够随心所欲的选择境界或所缘,因为接触的境界或所缘都是随顺因缘的——如果善业结了果,就会遭遇好的境界或所缘。倘若恶业结了果,就会碰到不好的境界或所缘。

除此之外,境界或所缘也是无常的——即便遇上了好的、快乐的境界或所缘,不久之后它们也会灭去,需要继续趋乐避苦。

所以,企图透过选择境界或所缘来达到离苦得乐,并非那么有效。

 

2. 在任何情形下呵护心,令其宁静与舒适

认为心如果变好了,那么即便遭逢不好的境界或所缘,也依然能够快乐。同时认为,掌控心比掌控境界或所缘更为容易,因为境界或所缘往往源自于外,难以把控;心却是自己能够掌握的。

然而事实上,心是无常且无我的,并非真的能被主宰。即便经由紧盯或专注的力量,让心获得暂时的宁静与快乐,可是力量一旦退失,还是会再次跌入动荡不安与痛苦之中。

 

3. 躲避与境界或所缘的接触

这是更精微的呵护心的方法。认为心若不再接触粗糙的境界或所缘,它将自动生起宁静与快乐,如此要好过不断地呵护心,令其回避粗糙的境界或所缘。

于是竭尽所能地引导心进入无色界定,或者通过进入第四禅来阻断感知(按照经藏说法),或是经由第五禅(按照《阿毗达磨》说法)进入无想有情天2)。无论如何努力,紧盯或专注的力量一旦退失,心依然会从禅定退出,再度如往常一样的接触到境界或所缘。

人类以及所有众生,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来趋乐避苦,却始终未能如愿。那是因为,苦与蕴是如影随形的。惟有佛陀才能找到真正导向离苦的唯一路。

这条离苦的唯一路,就是毗钵舍那(Vipassana)的修行。

注(1):通俗的解释,蕴就是部分。五蕴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个部分。

注(2):无想有情天,又作无想众生天、少广天、福德天。 无想有情天的众生所居住之天,在色界之第四禅天。此天众生念想灭尽,寿命五百大劫,然后会再堕欲界。八难之一:以其五百劫心想不行,不得遇佛、不闻正法,故名长寿天难。

 

毗钵舍那的修行,就是返观身心,直接面对和了知苦的实相。当苦发生于身时,有觉性如其本来地觉知身;当苦发生于心时,有觉性如其本来地觉知心。直至最终洞悉究竟的实相——四圣谛3)的第一圣谛,即“知苦”。

体证“身心非我”这一实相的人,被称为须陀洹4),须陀洹彻底根除了“身心是我”的邪见。当他们继续深入的紧随着觉知身与心,到达某一程度时,心将彻底放下对于身心的执着,再不会执取它们变成自身的累赘。

一旦不再执着与抓取身心,想让身心离苦得乐的欲望与挣扎——包括寻找令心满意和沉迷的境界或所缘,或者想方设法让心宁静,以及躲避去感知粗糙境界或所缘等等诸如此类的方法——都将彻底消失。

清楚明了地知苦,才是导向苦因(即集谛)自动消泯的工具。

当欲望止息,心将清楚照见灭谛(即涅槃)——宁静祥和之境,没有丝毫的苦、烦恼与欲望。

知苦(苦谛)直至自动截断苦因(集谛),涅槃(灭谛)无须追寻即会清晰呈现,这就是道(道谛),即,唯一路。

我们应该尽力的茁壮发展八支圣道,在精进而正确地紧随着觉知身与心之后,将会亲见佛、法、圣弟子。这是极为神奇的。

 

知苦或者毗钵舍那的修行,有如下的重要原则:

1、需要觉知正确的所缘

必须觉知名色5)。如果觉知世俗谛(概念性)的所缘、涅槃或空,皆是行不通的。有些修行者竭力将涅槃或空作为所缘,这是错误的,因为世俗谛(概念性)的所缘以及涅槃,并不是苦。

修行者需要知苦,也就是觉知名与色,这样才能够根除邪见——初步阶段是断除“名色是我”的邪见,最终则是不再执取名色。

 

2、需要有正确觉知所缘的方法

首先,必须觉知自己,觉知身、觉知心,不迷失在世俗谛或念头的世界里。

第二步,必须觉知当下正在呈现的色或刚刚灭去的热乎乎的名。

第三步,觉知之后,别无多余的造作。觉知到了,就结束了。

如果时常这样频繁的生起觉知,最后就会生起智慧——照见名色的实相:无常、苦、无我。此等领悟一旦现前,先前以为“名色是我” 的邪见将首先被根除,随后,对于名色的执取也会被解除。

注 (3) 四圣谛,即苦、集、灭、道。

注(4)须陀洹(入流者),已进入必定趣向涅槃之流,已断除了最粗的三結:身见结、疑结与戒禁取结,对佛法僧有不可动摇的信心,也解脫了一切导致恶道轮回的烦恼。其行为特征是坚守五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与不饮酒。

注(5)名色,简单来说,名指心,色指身,但并不精确。

 

接下来,请允许对修行方法做简单介绍,以便那些尚不知如何实践的道友们动手一试:

1、选择适合自己根器或秉性的禅修所缘

欲贪型的人,天性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:爱漂亮、爱美、爱舒适、爱快乐。此类型适合观身(修习身念处);若觉性与智慧圆满之后,适合于观受(修习受念处)。

思维型的人,此类人的天性是容易多想,擅长于思维、分析,喜欢对比、研究、争论、辩驳,此类型适合观心(修习心念处);若觉性和智慧圆满之后,适合修习法念处。

 

2、观身、观受、观心、观法——所言的“观”,是指去觉知和感觉身、受、心、法,而非思维它们或者专注于身、受、心、法。

 

3、觉知所用的工具

3.1 觉性

觉性,就是觉知到正在呈现的名色。

觉性与诸法一样,也是无我的,没有任何人能够令其生起。

当因缘具足,觉性就会生起,而无需刻意令其生起。

觉性生起的原因是——心能够认识且牢记名色的境界或状态。因为我们已经在修习四念处,在持续而紧随着觉知身、受、心、法的境界或状态。

觉性生起的瞬间,亦执行着去呵护心的职责——不善法即刻灭去,善法即刻生起。

此处的觉性(即正念)不同于错误的觉性(即邪念)或普通的觉性。正念,是在培育和发展初阶的八正道时,用来觉知胜义谛(究竟谛)所缘(即名色)的工具,也是在圣道生起时,用来觉知涅槃的工具。而错误的觉性(邪念)或普通的觉性,是觉知世俗谛(概念性)所缘——世间诸善——的工具。

以下纯属作者的个人观点,分享给道友们:正念,即只是觉知所缘,是与心同步刹那生灭的;而普通的觉性往往会僵硬地驻守或浸泡在所缘中,貌似可以恒常觉知所缘而自体并无生灭。

 

3.2正定

正定——在觉知胜义谛所缘时,心是安住的,亦即在发展八正道的初级阶段,心觉知名色时,是安住的;在圣道生起而觉知涅槃时,也是安住的。

此处的安住,并不是指心与所缘浸泡或宁静在一起,而是指心没有从胜义谛所缘跑开去觉知世俗谛所缘。简而言之,就是在觉知名色时,心没有迷失去找其它所缘,也没有紧盯着正在觉知的所缘。换句话说,心是安住且中立的,既未走神也未紧盯。

正定与邪定不同。在安住的正定中,心是轻松的、柔软的、灵敏的,适合于开发智慧,且在觉知名色所缘时,不会干扰或对治。正定生起的近因是,在觉知名色时,心是快乐的,而快乐之所以生起是由于具备了觉性。

邪定往往源于贪欲,想要清楚的了知所缘,于是就紧盯、专注于心或所缘。这已经生起贪与痴,取代了本该生起的智慧,因而无法照见名色的实相。这样的心往往沉重而非轻松、僵硬而非柔软、迟钝笨拙而非敏捷灵敏,它习惯于跳进去干扰所缘,而非老老实实的觉知;它被五盖所控制,不再适合开发智慧。

 

3.3智慧

按照佛陀的教导,智慧就是:照见名色的实相。

正定是智慧生起的近因,意即——心一旦安住而能持续的觉知名色,对于名色实相的领悟与智慧将会生起。此处的智慧是指修习毗钵舍那的智慧(观智),而非源于经典和理论学习的闻慧,也非源于思维、分析、推理的思慧。此处提及的智慧还包括更高等的出世间智慧,也就是——在圣道生起时,照见涅槃的智慧。

 

4、觉知身体(观身)的方法

简单的做法是在起步阶段先修习奢摩他,因为观身适合奢摩他型的行者。

修习奢摩他直至进入禅定——心安住变成一,所缘也是一;然后,心才可以集聚足够的力量去穿透世俗谛所缘的身,而轻松照见胜义谛所缘的色,以安住之心去觉知色。

觉知色,并不是心走神到其它所缘,也不是思维身体,更不是紧盯、专注于全身或者大小各异的器官,比如:呼吸、手、脚、腹部;而是觉知色正在呈现的境界或状态——站、走、坐、卧、左转、右转、屈、伸、俯、仰、吃、喝、拉、撒、说、出息、入息。

若不经思维或任何提示而能够直接照见正在行、住、坐、卧的仅仅只是色,而不是任何众生、人、我、我们或他们,就会领悟到心与色是寄居在一起的两个部分:能知的是心,色则是被心觉知的对象。

 

5、觉知心(观心)的方法

简单的做法是,觉知自己,不走神、不思维、不紧盯。

对于心中生起的任何感觉或状况,紧随着去觉知它们,就会了知实相——它们仅仅是名,不是任何众生、人、我、我们或他们。重要的是会同时明白:色是心寄居的对象。

无论行者在起步阶段选择观身还是观心,之后必然能够既觉知身也觉知心,直至最终照见身心呈现三法印。

 

6、觉知自己

觉知自己,是很难理解的状态。大家都以为已经在觉知自己了,可是事实上,在此世间,很难找到真正觉知自己的人。

因为人类与一切众生都习惯把心往外送,迷失在六根门去关注呈现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方面的世俗谛所缘。只有微乎其微的人会觉知自己,从念头的世界中醒来,真正了知呈现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方面的名色所缘。

 

7、觉知与迷失是相对的两面

心一旦迷失于去看色(影象)、迷失于去听声音、迷失于去闻气味、迷失于去尝味道、迷失于身体接触、迷失于想,以及迷失于紧盯或专注,就会忘记名色(身心)。那时,醒着的只有身,心已经在做梦了。

然而,心若牢记那些生起的境界或状态,一旦它们再现,觉性将会自动生起,心自动的觉知自己,即刻成为觉知、觉醒、喜悦的状态。比如,最频繁生起的迷失是迷失于想,当我们迷失于想的时候,有时只关注所想的内容,有时则连正在想什么也不知道。何时生起觉性及时知道心的状态——正在迷失于想,何时就即刻醒来或者抵达觉知自己的状态。

觉醒的人将会了知胜义谛所缘的实相,立即照见名色或身心之中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“我”。事实上,“我”的感觉仅仅源于念头。一旦跳脱出念头,身心将会展现实相——仅仅只是名与色,没有“我”或“他”。

 

8、根除邪见

一旦生起觉性而能够持续的觉知名色,心会慢慢累积智慧——一点一滴地明白与领悟名色的实相。到了某一点,心进入安止定,然后即刻生起清除邪见(即“名色是我”)的流程。

不再认为“名色是我”或者“我是名色”的人,已经根除了身见结,被称为初果须陀洹圣者。

 

9、心放下其他一切,只执着于心

继续紧随着觉知名色(身心),觉性与智慧将会更加灵敏,烦恼习气的力量则开始减弱,心清楚的照见一切事物均呈现无常、苦或无我,在世间根本找不到任何真正的依靠。

如此一来,心会放下对于外在一切的执取,仅执着心本身作为依靠。因为,心已经照见——何时生起欲望或执取,就会苦;若没有欲望或执取,则不苦。于是,心开始只与心自身在一起,从此无需呵护而能安住,拥有圆满的禅定。

 

10、清楚照见圣谛

当觉性与智慧圆满到极致,行者将会洞悉实相——心本身也是变化的,心自身就是苦。换句话说,并不只是接触不好的境界或所缘才会苦,而是心本身与周围环境是一体的——内法是心,外法是所有其它事物。所有的感觉、念头,乃至地球、宇宙,全部属于世间,全是纯粹的苦,全都无法被主宰。自此,心自动放下心,心把心还给世界,那种感觉就像是心从蕴中解脱出来,不再与蕴有任何牵连,蕴也无法再进入心,心广袤到含容了整个宇宙,无来亦无去。如此壮观宏伟的法——从未消失,它清楚且圆满的呈现在眼前。

 

11、此法即是苦之止息

佛教的修行一旦抵达终点,行者就会感到——此法即是苦的止息,是蕴与所有烦恼欲望的终结处。

 

最后再与各位道友分享几句:

事实上,修行是很简单的。越简单反而越难,因为我们想不到它竟然简单到这种程度。所以,与其艰苦卓绝地造作出各式的修行(它们几乎全是行蕴之中属于善的造作——是在无明的驱力之下创造出来的,认为修行很好就会成为阿罗汉),还不如及时返观,识破暗地里的演绎与造作的心。

一旦及时的识破暗自造作的心,一切造作便会自行灭去。一旦所有的造作灭去,“我”的感觉便无法存留;蕴或名色,将在眼前演示“五蕴皆空”。因为“我”的感觉纯粹源自于思维和造作,所以一旦看到——心是心、蕴是蕴,心不再抓取蕴,便没有了承接心苦的载体,心苦便无法存在。此即是当下心苦的终结!而五蕴离散的那一天,则将是彻底的灭苦。

 

 

译者声明: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,因此,此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,完全归责于我们,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法宝译作仅供参考,如想更精准的了解,请当面请教隆波帕默尊者本人或尊者指定的老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