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一路系列丛书之二《中道》

有很多导师宣称:修行需要努力用功。因此,当作者提出“修行无须努力这样或那样做(包括行善)”时,很多修行者或许对此不解和嗤之以鼻,因为大家分明已经“那么努力”了,法(的领悟)尚无进展,不仅看不到丝毫离苦的迹象,大部分人反而越修越苦。在这种情况下,作者竟然还强调和提倡“无需努力”,这是为什么呢?这是因为,即便你努力用功,也不可能获得成效。

事实上,这个观点并非是作者个人的臆想,而是佛陀早已教导过的。

早在大迦叶尊者为首的第一次经典结集时,阿难尊者就讲道:我曾这样听闻。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,一位容颜绝妙的天神在后半夜前来礼敬,其光明遍照整个祗树给孤独园。天神以头顶礼佛足,而后站在一旁向佛陀请教:“世尊,您是苦已止息者,我想请教,您是如何跨越烦恼之大海的呢?”

佛陀回答:“长者,因为我既不放逸,也不精进,故跨越烦恼的大海。”

天神继续追问:“您是离苦者。但不放逸也不精进,又如何能够跨越烦恼的大海?”

佛陀回答:“长者,何时有放逸,何时必会下堕;何时在精进,何时必会上升。长者,我既不放逸,也不精进,故而得以跨越烦恼的大海。”

天神听毕,以偈答曰:“许久以来,我才得见一位真正的解脱者,他不放逸,也不精进,完全超越了欲望——就是欲望死死地将众生捆绑在世间。”

天神赞叹之后,佛陀随喜了他的功德。天神想:“就连佛陀都随喜了我的功德。”于是,他欢喜地随喜并礼佛双足,而后离去。

(摘自《杂阿含经》下册第1100页第48卷1267经《跨越烦恼的大海经》)

 

注释经典的论师们对于“放逸”一词的解释是,放任自己随顺烦恼习气,属于因“迷”而造作恶,经典称之为“非福行或造作不善”,被归为“太过松懈”的范畴;或如经典所言的“放逸行”,它导致行者下堕到恶道。

精进则意味着因“迷”而造作善,经典称之为“福行”,其被归为“太紧绷”的范畴;或如经典所言的“苦行”,它可以让行者上升至善道。

 

Pages ( 5 of 7 ): « Previous1234 5 67Next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