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一路系列丛书之二《中道》

请试着体会:当我们没有想到修行时,我们通常是迷失在世间的,完全与烦恼习气厮混在一起。然而只要一想到修行,我们又会在身心方面做出许多的“小动作”,来造作所谓的“善”。比如,想方设法使不宁静的心宁静下来、让不好的心变好、竭力阻碍(或努力消灭)苦与不善的状态、拼命制造与维护快乐与善的状态,更有甚者,还试图制造“觉性”、“正定”、“智慧”及“解脱”,并且以为这些好的境界一旦能够永生不灭,那么自己必然会证悟成为一位阿罗汉。

因此,大家总是迷失在两个极端:不是在精进,就是在放逸;如果没有放逸,那么就是在精进。

放逸是容易明白的。至于精进,请允许作者举例,让大家对努力造作善法(觉性、戒、禅定、智慧,有人甚至想把解脱也制造出来)的“症状”稍加体会。

造作觉性(sati)的例子:

    1. 努力让觉性生起:

(a)将注意力(或感觉)聚焦或“绑”在某一所缘上,希望不走神、不发呆、不丧失觉性。比如,注意力强行固定在呼吸、腹部、全身或念诵词上,甚至固定在外物(佛像、水晶球与烛光等)上;

(b)刻意将身体动作分解得更细,比如,有节奏地做手部动作、走路与呼吸等等;

(c)让身体的触感更为强烈,以便可以觉知,比如,重重地跺脚后跟,动作夸张地走、敲指头、敲桌子等等。

  1. 在贪欲的驱使下,刻意去“抓”呈现于六根门的所缘,因为知道觉性有牢牢抓住所缘的职责,所以就刻意的抓牢所缘。

上述这些刻意的方式,会让觉性从“只是感知所缘”不知不觉的演变成为“紧盯着所缘”。

以下列举的则是努力构建“赝品觉性”的症状:

有时因为“迷”而去紧盯所缘,或与所缘浸泡在一起,却误认为自己在观照所缘的生灭;有时因为“迷”而紧盯身体或与身体浸泡在一起,却误以为是经典记载的“觉知全身”。于是,心出现沉重、紧绷、僵硬、昏沉、呆滞等不善心的特质。

聚焦紧盯、静止于内在或外在的所缘(无论名法还是色法),都是很容易被及时观察到的。但是,送心浸泡在所缘里、沉迷于其中并且觉得很享受,这种情况却很难被及时地知道。因为修行者会自认为已如经典所言的“在觉知全身并且觉知持续不断,无论身心生起任何现象,都可以捕捉到”。

遇到这种情形,修行者如果稍有警觉就会发现,自己是在贪心的驱使下,在刻意将注意力与名色浸泡在一起。觉知原本应该是与心同步刹那生灭、生灭的,但这种“(赝品)觉知”的状态却可持续数小时之久。

一旦对这种情形能够有所警觉,我们就可以从这个错误的陷阱里走出来,但如果坚信自己在觉知全身(事实却是受贪心的驱使,刻意将注意力与所缘浸泡在一起),那么我们可能在这里还要被困很久。

Pages ( 6 of 7 ): « Previous12345 6 7Next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