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一路系列丛书之二《中道》

演绎与造作之路有两个极端:一是任由心随顺烦恼,沉迷于造作不善法或者放逸行,这是趋向恶趣的因;二是强迫身与(控制)打压心,让自己受苦或者沉迷于造作善法或苦行,这是导向上升善道的因。

以上即是佛陀教导我们需要避开的两个极端。

佛陀宣说“中道”,乃是为了让行者的心最终摆脱一切造作(既包括善的,也包括不善的),俯首融入永恒之法——涅槃。如同河水不滞留于两岸,而直奔大海。

《唯一路》之第三篇|《修行的死胡同》

作者接触过非常多的修行人,从而观察到:在一部分道场,导师们的教导符合佛陀的原意,尤其是有关四圣谛以及四念处的修习。而其弟子之中,有一部分人仅仅黏着于修行的外壳或形式,未能正确领会导师所传授的佛陀教导的实质。因此,各个道场才会出现两类人:实践正确者与实践错误者,且不同道场之中实践错了的人,错得非常相似:要么迷失在念头的世界里,要么迷失于打压自己或强迫自己。迷失于上述两个极端,就无法步入中道——如其本来的了知名与色。

《唯一路》之第二篇|《断身见结》

初果须陀洹是彻底根除了身见结的人。

如果期待体证初果须陀洹,就应该好好学习如何根除身见结。

身见结,即错误地认为名色(身心或五蕴)是真正的“我”、是“我的”。因此,如果期待断除对于名色(身心)的邪见,就有必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名色(身心),而非另寻他途。我们必须努力地精进学习自己的名色(身心),直至生起正确的领悟——“我”不存在,存在的只是名与色。正确的领悟一旦生起,邪见便被自动清除。

《唯一路》之第一篇|《唯一路》

人类渴望自由。而事实却是,人类沦为了欲望的奴隶。

欲望是一位隐形的老板,人类从未意识到自己是其奴隶,也从未想过要解放自己,只是一味地遵从老板的指令在行事。这位老板看似对我们疼爱备至,甚至对我们寄予厚望,不分昼夜的指挥我们趋乐避苦。事实上,这样会导致我们身心俱疲,且永无止息。快乐总是转瞬即逝而无法捉持,痛苦却始终与蕴(1)同在,如影随形。因此,想要让蕴永远离苦得乐的愿望,终究只是梦幻泡影。

《法谈|一》 阿姜巴山

《中 道》
“真正契入中道的心,呈现觉知、觉醒、喜悦的状态。它是含有觉性的善心,所具备的特征是:宽广、舒服、轻松、柔软、灵敏、适合工作。这样的心随时准备好工作——老老实实地觉知所缘……”

《毗钵舍那的修行原则》
“请记住原则:有觉性,以安住且中立的心,照见身心的实相。这就是导向彻底离苦的毗钵舍那的修行方法,为了让心聪明起来,聪明至极便是——扔下无常的世间……”

《法宝集|三》,包含以下内容:

1.《修行要趁早》
“年轻人试着从现在就下定决心吧,首先用心学习,先听闻佛法,如果还能去实践,生命就会收获更多的利益。仅仅只是持戒,生活就会舒服很多;若是再获得禅定,无论是工作、赚钱或念书,都会表现出色;假如进一步训练,进入开发智慧的阶段, 我们便会认识真正的佛教……”

2.《苦从何来,何从离苦》(上)
“因果规律贯穿于佛教之中——如果播种苦因,就会结出苦果;播种离苦之因,就会获得离苦之果。佛教是有关于因与果的。此有故彼有,此无故彼无,这是佛教无可辩驳之处……”

《法宝集|二》,包含以下内容:

1.《如何走上中道》
“修习若是正确,便会走上中道。它很难找,也很难理解。常人往往趋向于极端之路。极端只有两种情况:太松与太紧。太松,容易随顺着烦恼而迷失于世间。太紧,则会打压身、改造心,导致身心俱苦……”

2. 《如实观照的方法》
“佛法并不难。佛法就是认识自己。所谓的自己,就是身与心。我们要认识身与心,直到照见它们的实相。如果照见身心的实相,在初级阶段就会亲证‘我不存在’。‘我’不存在,苦便无处藏身……”

《法宝集|一》,包含以下内容:

1.《在日常生活之中发展觉性》

“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觉性,非常适合现代人。贪心生起来,知道;嗔恨生起来,知道;心生气了,知道;心散乱,知道;高兴、伤心,知道;苦、乐、好、坏,也要知道。如果无法将觉性运用于日常生活,那么在今生体证‘道、果、涅槃’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……”

2.《修行的两个阶段》

“第一个阶段:一定要醒来,要学会觉知自己。训练让心醒来的方法——只要及时知道‘心跑掉’就可以了。一旦真正的觉性生起,心便不在游走,自然地回归本位。第二个阶段:开发智慧。就是放任身和心去自行工作,然后有觉性地紧随着知道,直到彻底洞见身与心的实相……”

《禅修入门》 简单的 平常的 普通的 称之为—–法

隆波帕默尊者 写于199993114:07
我们很难理解“法是最简单、最平常的、最普通的”。因为宗教所描述的或是我们所知道的法,无论怎么看与怎么思维,都是非同寻常的。首先它使用的语言是巴利文,而且全部是专业术语,仅仅是弄懂这些词汇就已经很不简单了。

一旦我们懂了专业词汇,真正准备开始学习经典时,又会碰到一个难题——佛陀所教导的法是浩如烟海的,而在佛陀之后又增加了更为繁多的经典。

即使有些人很高兴的着手于实践了,也会碰到其它问题——各门各派的修行道场不计其数,每个道场都宣称自己最符合佛陀的教导,有时甚至批评其它道场的教导是不正确的。

此类问题与困难困扰着每个人,致使我静心自问:“我们有可能不必学习巴利文就足以简单而轻松的学习佛法吗?或者说,我们有可能无须阅读经典与书籍、甚至根本不用进入任何修行道场也能够学习佛法吗?”

阅读更多